发表于: 2017/09/20 10:05 | 作者: NICA

课题组同王伟实验室交流

201791415日,NICA课题组何晖光研究员携杜长德、陈智强赴上海神经所进行交流。在为期两天的交流过程中,课题组与神经所相互交流了各自实验室工作,并就脑启发的人工智能与视觉修复进行了讨论。

914日上午,课题组与王伟实验室进行了交流。期间,Lan副研究员向课题组介绍了视觉信息整合的脑机制,其中包括局部方向与全局方向在视觉皮层中的不同响应区域,Pinna旋转运动错觉与正常旋转图像在视觉皮层响应区域的关系,以及两可图的视觉机理。三个内容的内在机制都和大脑反馈机制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人工智能领域,目前被研究者广泛研究的深度学习的反馈机制主要用来对人工网络参数进行优化,这和大脑高级皮层反馈调制低级皮层的反馈机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如何借鉴大脑的反馈机制来设计人工神经网络,这对脑启发的人工智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914日下午,何晖光研究员向神经所部分师生就课题组最近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专题介绍。课题组的视觉信息编解码和脑机接口的相关工作和神经所的研究工作相关性较高,引起了神经所师生的广泛兴趣。尤其是视觉信息编解码的工作,如何从大脑的核磁共振图像重构被试眼睛所见,即实现“读脑术”,引起了现场师生的热烈讨论。

915日上午,课题组同郭爱克院士实验室展开了交流。张柯博士向课题组介绍了果蝇个体学习与群体学习的一些有意思的实验,其中发现个体学习的知识能够扩散至群体,揭示了群体中个体之间能够进行相互学习,并且群体中个体的群体性和个体性的倾向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进行一定的转换。之后,张柯博士还同我课题组就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以及如何解决工业界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有意思的建议。

915日下午,课题组同蒲慕明院士等进行了交流。蒲先生向我课题组介绍了神经可塑性的一些工作。对于大脑先天结构与后天学习对于大脑认知的影响,蒲先生指出,大脑的结构具有先验的作用,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不断优化的结果,但是具体的认知功能是后天不断学习的结果,由于先验的结构,在正常的情况下不同区域会自然的学习到不同的功能,从中可以看到结构对于大脑认知功能的重要作用,这对我课题组正在探究的模块化网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此次的交流活动是脑科学与类脑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自动化所与上海神经所之间的经常性学术互访。在相互交流和报告期间,在场师生对相互领域的研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此次交流活动加深了课题组对大脑认知机制的理解,为课题组后续借鉴大脑工作原理,开展类脑智能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何晖光研究员向神经所做报告

课题组同张柯博士进行交流

课题组同蒲慕明院士等进行交流